2019年12月,全球化智庫CCG與智聯招聘聯合發布了《2019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今天與大家分享其中的重要數據,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留學和未來就業。
本次調查問卷樣本特征:接受問卷調查的海歸群體(以下簡稱“受訪海歸”)中,女性樣本占比略高于男性;出生年代多集中于80-95年區間,“95后”群體占比顯著升高;六成以上海歸工作經驗不超過3年。
90后成海歸就業創業主力軍
在這次調查中,90后(包含95后)海歸已經成為就業創業的主力軍,在所有受訪者中占比高達69%,特別是95后人數顯著提升,相比去年整整增加了10%。
72%的留學生認為收益達到預期
受訪海歸中近四分之三的人對“留學收益是否達到您的預期”持肯定態度。其中“收獲和預期差不多”、“收獲大于預期”、收獲遠大于預期”分別占比36%、 23%、13%。
體驗文化、豐富閱歷成為留學首要原因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參與全球化程度的逐步加深,越來越多的學子可以實現出國留學的愿望,而選擇出國留學的原因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
“體驗他國文化、生活,豐富個人閱歷”成為了海歸留學的最重要原因,占比81%。這也說明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使得越來越多的家庭有能力送孩子出國留學。
“國外教育水平相對較高”和“鍛煉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則為第二、第三大原因,占比分別為47%和45%。
隨著教育理念的多樣化與教育信息更加快速的溝通,“所學學科在國外更有優勢”(22%)成為受訪海歸選擇出國留學新的訴求,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并且能夠去選擇對于自己就讀專業更有優勢的環境。
海歸平均月薪過萬
數據顯示,企業招聘海歸的平均月薪為10996元,高于全國平均招聘薪資近2500元,可見海歸在薪酬方面還是有著較大優勢。
不過,海歸收入中位數為9000元,距離10996相差了2000元,說明海歸個體之間的薪資差異較大。
超8成海歸在3個月內找到工作
有11%的海歸表示“回國前已找好工作”,而在回國后“1個月以內”及“1-3個月”找到工作的占比均為“36%”,僅有16%的海歸找工作需要花費3個月以上。
由此可見,海歸找工作還是比較容易的,而且部分海歸的求職意識較強,在回國前就已經找好工作。
海歸傾向于到一線城市發展
數據顯示,海歸期望工作地的前三分別為“北京”、“上海”及“深圳”,均為一線城市,同時以上三地也是現有海歸最多的城市。
教育行業對海歸的需求最高
“教育/培訓/院校”對海歸的需求最高,占比高達38%,因為海歸的語言優勢,正是這類行業所需要的。
與家人團聚是主要回國原因
“方便與家人、朋友團聚”成為海歸回國發展的最主要原因,占60%。
其次為“國內經濟發展形勢較好”,占比42%。
同時,中華文化和美食也成為了留學生們難以割舍的第三大原因,占比22%。
海歸就業創業優劣勢分析
2018年,“語言溝通能力強”是海歸就業的最大優勢。然而2019年,選擇“具有國際視野”的海歸占比增加至68%,趕超語言溝通能力成為No.1。隨著國內高校教育理念的國際化以及對于語言教育的重視,受訪海歸認為其在國內發展的語言優勢正逐漸下降,而國際視野帶來的優勢則隨著我國全球化發展的日益深入而不斷提升。
此外,其他主要優勢還包括“更加獨立”(32%)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強”(29%)。
“不了解國內的就業形勢和企業需求”逐漸成為受訪海歸在國內發展的主要劣勢。
以上僅僅是從數據層面來分析留學及就業情況,其實海外留學的經歷會讓學生在視野、思維方式等方面的獲益,更是終身受益,工作越久,這些優勢就越加明顯。
留學生熟悉不同國家的文化、語言、風俗習慣,跨文化溝通能力特別強,在全球化時代和中國企業“走出去”、建設“一帶一路”的背景下,可以發揮更大的積極作用。
數據內容來源:《2019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